县委县人大 县政府县政协 联系我们
隆林旅游
首页 > 走进隆林 > 隆林旅游 > 正文

探访美丽的平流壮寨
2012-07-06 23:21:12   来源:   作者:林斌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干栏式木楼是壮族的传统特色建筑,随着时代的进步,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如今大部分壮族村寨已是混凝土钢筋楼房的时候,干栏式建筑仿佛已是遥远的回忆。在地处桂西北的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平流村平流屯,仍然保存有完好的传统干栏式建筑。日前,笔者与几位影友来到平流屯,探访这美丽的壮族山寨。

平流屯距乡当地有4公里,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往西5公里即是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电站水库,背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钟山林场。我们一行乘车从县城出发,经过近5个小时艰难行程到了乡政府,从乡府往北直奔平流屯,由于村道崎岖坑洼,短短4公里竟走了20分钟。当车子转过一个大弯,对面山坡上一个掩映在绿树浓荫中的山寨映入眼帘,同行的向导说:“这就是平流屯”。放眼望去,百余户吊角楼依山而建。山脚下是一条蜿蜒小河,清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坐坐干栏式木楼。山寨左面是大片梯田,群众正在牵牛耙田、插秧,好一派田园风光,整个山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影友们纷纷掏出相机一阵猛拍,生怕遗漏一个迷人的画面。

进到寨中,只见寨中的房屋都是用一人合抱大的木头做成屋柱,在柱上2米高处搭上木梁,梁上铺成上下2层木板,形成了梁下底层养牲畜,中间一层住人,顶上一层储藏粮食的“三层楼”结构。据说这是因为山区雨水多,湿气大,林中蛇、兽出没,这干栏式建筑可防潮散热,抵御野兽,可别小看这“三层楼”结构,它可是当地壮族群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成就。平流屯的干栏式木楼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屋顶结构,屋檐倾度大,便于排雨防晒。屋顶两端还各有一个A型小屋檐,它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利于储藏在顶层的粮食保持干燥,木楼在外观上也显得更加古朴、美观。

寨中老人告诉我们,平流屯共有99户349人,都是壮族,属南盘江流域的青衣壮。当地群众至今仍保留纺纱织布的传统,身上穿的传统服装、床上用的床单被套都是自己纺织染制而成。他们的衣裤及头巾均由蓝靛染制,颜色与那坡的黑衣壮相似,但衣领及袖口处锈有青色或蓝色花纹,并在领口别有2个分别由十余个小银球串成的银球做装饰,工艺十分精湛。

平流屯的山歌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当地的山歌也叫 “排歌”,排歌是生活在南盘江两岸壮族、布依族群众特有的山歌。排歌内容丰富多彩,歌声优美动听,曲调文雅,因多以“颠罗颠罗那”起唱,所以在当地壮族群众也排歌称为“颠罗颠罗那”。每到“三月三”,平流屯的男女青年们就聚集在吊角楼的长廊上,互诉衷情,优美动听的山歌飘荡在山寨中。

由于平流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尚不为外界所知。自2005年中央电视台和2007年广西电视台先后到平流屯进行拍摄后,陆续有摄影师和专家学者前来采风考察。笔者还了解到,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好平流屯这个仍然保存完好的传统干栏式建筑群,根据本县制定的《关于认真做好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的规定》,已经把平流屯列为民族生态文化保护点加以保护,平流屯的传统干栏式建筑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钟山上。

 远眺平流壮寨。

点缀在绿荫中的杆栏式木楼。

壮族妇女在木楼里织布。

 木楼里的壮族人家。

男女青年在木楼的长廊里对歌。

上一篇:秋访彝王古寨
下一篇:火的情怀 火的放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