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花肖衣”是革步乡壮族人民世代流传的女性服饰,纯手工制作,整体黑色或蓝黑色,在光照下闪闪发光;右则开襟,在开襟处镶上各种花边,襟两边以布条打结成的扭扣连接,扭扣处还以银器装饰;衣领为彩色条纹的小圆领,沿着领口镶有一圈花边;衣袖分为两节,上节大,与衣连成一体,上节袖口镶花边,下节小,单独另做成各种花色的袖筒,然后套在上节衣袖中并缝实;在上节袖口及衣领、开襟处都顺着花边一侧用细布条缝制出三、四道凹凸条纹。花肖衣讲究强烈的色彩对比和整体的艺术性,衣服大多用具有复杂花纹的“花肖眼”布匹来缝制,边花用磨亮的黑色布剪成各种图案镶在青、绿、蓝、纷红,黄等色彩的布底上,鸟、凤凰、鱼,树叶等图案格外显眼,配以布匹上织出的各种“花肖眼”,使“花肖衣”显得端庄、高贵、绚丽,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手工艺,俱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花肖衣搭配的头帕也是用磨亮的花肖布制作,长约2米,布的一头绣上花边,另一头留着线,用这些线编成网状和线丝。包裹的方法很讲究,一般在两耳的上方沿头盘二、三层并将有花边的一端留出五寸突出于头的左或右上部,盘头帕时不能盖住两耳。裤子就比较简单,用谷粒纹布制作,宽腰大裤脚,裤脚绣上花边,也有不绣的。花肖衣在过去是壮家女的陪嫁礼之一,女孩出嫁前,娘家都要预先做好“花肖衣”,出嫁的女孩出嫁时带上娘家送给的6—10件以上花肖衣出门。现在,花肖衣已进一步演变为壮族人民的节日礼服。
花肖衣的制作的过程非常复杂,要经历以下步骤:
第一步工序是织布。织布用的纺线是自种棉花自己纺纱,近代主要从市场上买来的纺线进行手工织布。织布机用比较坚固的木材手工制造,织布机的缯和驱动缯的踏板有两种安放方式:一种是安装两个缯两个踏板,这种方式织出来的土布产品有格子布、谷粒纹布。格子土布的用途为:白布主要用于做布鞋底子和老人过世做孝衣、孝帕用,而谷粒纹布用于拼缝床单、被套和制作服饰、挂包、围腰、头帕等饰品。另一种是安装四个缯四个踏板,织出复杂花纹的花肖眼,制作者根据花肖眼大小的需要,换着踩四个踏板,并穿递不同次数的梭子,就织出七线、九线、十三线(平行四边形)的花样,这种布主要用来缝制“花肖衣”。
土布上的“花肖眼”
第二步是染布:先从山上采集野生番石榴(鸡屎果)叶、搁囊芽(壮语)、搁莂(壮语)等具有苦涩味的树叶,把这几种树叶放进锅里一起煮开,熬制出汁;熬好后,将树叶捞出铺在泥箕里,在树叶上倒入3公斤左右纯净火灰,用熬好的汁倒进火灰去过滤;再将过滤好的水液倒入备用的染缸,把蓝靛和适量的白酒放进大缸里搅拌均匀,把缸口封好等待发孝,此步壮语叫——“烧磨”。10多20天过去了以后,缸里水面逐渐起泡,水的色质变得紫红亮艳、味道变香,“烧磨”就算成功了。最后用铁玉蒿树皮炖滚把白布放进锅里煮上半小时,捞出晒干——放进染缸开始染色,白布浸泡1小时左右“出锅”---捞出挂在缸上滴干,再“下锅”---放进染缸里染色,一天经过反复3次的“下锅”——“出锅”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又经过20—40天的反复染--洗--晒后,成功的就染得黑亮,不成功的会变成灰黑或花纹状(白布依然不上色的)那就得重染。
第三步是墙布和滚布:将密口芍(一种类似山药的野生根茎类植物)掏碎,煮成糊状,涂在黑布上晒干,使布变硬;再把布紧紧地裹在一根圆轴上,放在磨板中间,人踩在磨板上来回滚动,把布压平。
第四步是磨布:将制作上衣和头帕的黑布磨亮。把黑布平铺在石板上,用经过泡黑的石头来回在上面磨,力度要均匀而有力,不得重复同一个地方,不然会把布磨破,先纵磨后横磨直到黑布发亮为止。不会磨的人会越磨越糟糕而布不亮。
第五步是绣花边:在衣领、袖口等处绣上自己喜欢的花边。有:小鱼嬉戏、凤凰、小鸟、树叶等图案。
第六步是裁剪:把需要的材料送给裁缝师傅裁缝就OK了。
在革步乡壮族聚居的区域,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纺织机和染缸设备,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花肖衣。由于纺织格子布、谷粒纹布和花肖布以及制作花肖衣的技术没有文字记载,只能口授身传,随着人口的不断老化和现代生活的冲击,这种民族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可喜的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挖掘和光大民族文化,格子布、谷粒纹布、花肖布的生产又兴旺起来,在县城央索街、红染街,当年天生桥库区移民搬迁时舍不得丢弃而随迁来的织布机,扫干净封存多年的灰尘,也加入了这一生产行列,穿着花肖衣的壮族妇女不断现身在各种山歌会和节庆盛会,花肖衣方块队在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六十周年的游行队伍中,由于它端庄、高贵的色调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壮族花肖衣获得了新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织布。染布。裹布。滚布。磨布。绣花边。裁缝。壮族花肖衣。
(编辑:莫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