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炒粑。
每年的农历三月,桂西隆林的山沟里、田地中、道路旁,散长着一种不到二十公分高的小植物,属草本植物科,有人称它蒿草,也有人叫它艾蒿,因它能做粑粑,有人干脆直接叫它粑蒿。其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开黄色花。入春后,最容易生长在低岗野地。采撷时要有耐心,选择嫩绿的花叶部分,每次一朵 ,积少成多,一斤粑蒿伴两斤糯米粉即可。用糯米粉、红糖水、粑蒿做成的火炒粑,略带绿色草类的清香,特别甜美可口,热吃冷食均可,实乃最具地方特色的季节性食物。
做法:
1、采撷的粑蒿要洗净、凉干、捣碎,有少量纤维属于正常。
2、按粑蒿与糖1:0.3的比例,将糖放入水中融化(可将糖用刀切碎)。
3、在糖水中加入适量糯米粉、粑蒿,用手使劲揉搓,将二者充分混合。
4、将混合物捏成鸡蛋大小的团,放入有热植物油的炒锅内煎炒,为防炒糊,宜小火,用锅铲将团压扁,越薄越好,一次一块,翻炒透熟至微黄出锅即可。
(编辑:莫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