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4”工作思路是指坚持围绕一个目标(打造桂滇黔民族强县),实施一个战略(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三产旺县、生态立县),推进六大建设(以水电、有色金属、清洁焦化为重点的优势产业建设;以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生态园林宜居城市为重点的城镇建设;以优质烟、有机茶、原产地名优畜牧品牌为重点的绿色农业建设;以民族风情和生态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建设;以富民惠民为重点的民生工程建设;以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为重点的党的建设),做好四篇文章(能源经济、通道经济、生态经济、民生经济)。
2、“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
3、“雨露计划”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以职业学历教育为手段,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转移就业的一项智力扶贫工程。
4、“普九”是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实”是指普及实验教学。“两基”是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5、“双拥”工作是指地方拥军优属,军队拥政爱民。
6、“三个一”文化精品工程:一本画册、一首歌、一张碟子。
7、“山、水、情”是指:金钟山、天生桥高原天湖、民族风情。
8、“以税还贷”是指纳税人用应纳税款归还贷款的一种税收优惠。
9、“一事一议”是指通过民主决策、由农民筹资投劳、财政奖励补贴建设村级公益事业。
10、“千团万场”是指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自治区文化厅决定从今年始,利用3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和谐文化服务行”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全区千名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服务活动,指导、鼓励、扶持全区上千个业余群众文化团体,开展万场自编自导自演自练自赛自比的文体娱乐活动。
11、“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
12、“农事村办”是指在距离乡(镇)政府所在地比较远、群众往来办事不方便的村或群众居住比较集中的中心自然屯,采取全日制值班、圩日联办制等形式,定期组织县、乡各职能部门集中到服务站与值班村干部一起办公,为群众开展生产、文化、卫生、法律、政务、党员等“六大服务”,让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
13、“阳光信访”是通过阳光信访综合服务系统,为群众营造公正、透明的信访环境,将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打造阳光透明、便捷高效的信访服务平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信访为民的宗旨。就是让群众上访时是透明的。
14、“农情乡解”是指在乡(镇)建立以乡镇党委牵头,乡(镇)信访、维稳、民政、派出所等相关办(站、所)人员以及村“两委”干部共同参与联解机制。它主要依托“农事村办”服务平台,建立治安防控网、信访信息网、纠纷调解网、为民服务网等四张网络,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